江蘇非遺丨盛春:詩意江南,扇藝人生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扇子的國家,扇子的歷史源遠流長。而蘇扇因其制作雅致、精美而獨樹一幟,成為中國各扇系之首,被稱為“蘇州雅扇”。蘇扇制扇技藝于2006年成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清雅細秀的蘇扇,是儒生雅士潑墨揮毫的心頭好,更是制扇藝人匠心獨運的藝術結晶。
盛春,中國制扇工藝大師,土生土長的蘇州人。盛春日常總是著一襲旗袍,她喜歡旗袍,更喜歡中國傳統文化。正是憑著這種喜歡,她潛心鉆研制扇技藝20余年。
1995年,對盛春而言是人生發生轉折的一年。在這一年因為謀生需求,她與愛人一起開始做起了蘇扇生意。她沒想到自此一面,一見傾心,蘇扇成了她一生的事業。
為了能夠真正掌握蘇扇制扇技藝技巧,盛春先后拜陶林之、包正、邢偉中老師為師,系統學習了折扇、絹宮扇、檀香扇的制扇技藝,也讓她成為了蘇州為數不多的三柄扇子都會做的女性制扇工藝大師。
2013年,可以說是顛覆盛春蘇扇世界的一年。這一年,故宮博物院首次舉辦了“清風徐來”故宮藏扇展。此次藏扇的展出,讓盛春第一次看到如此精美絕倫的絹宮扇。但當知道這樣的機會在今后十年,乃至二十年可能都不會再有了,盛春深覺惋惜。于是,她決定盡己所能復原出清宮藏扇,讓更多的人看到蘇扇的非凡魅力。春來秋往,歷時九個月余的反復嘗試,最終一柄柄華美大氣的清宮藏扇從她手中完美復原出來。
2018年,盛春作為第42屆法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展——“一扇百工·至善至美”江蘇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展的主設計師和制作者,以蘇扇為藝術媒體,按蘇扇的歷史發展脈絡,融匯江蘇省多種非物質文化遺產,創新設計制作出56件通古達今的蘇扇作品,向世界人民展示中國的工匠精神!
2019年,盛春以《百工扇·萬象河》為主題,以大運河沿線非遺點為線,串聯起大運河沿線城市民眾的生活、生產、文化百態,“以扇匯河,以河傳扇”,讓蘇扇在首屆大運河非遺展上驚艷亮相!
多年的經驗告訴她,一個人的思維總有其局限的時候,總會遇到瓶頸期。所以她組建、培養了自己的設計、技術、項目團隊,個人出資打造位于吳中區城南街道蘇豪文化科技園的盛風蘇扇藝術館,依托于現代傳媒手段,致力于蘇扇文化教育宣傳與展覽展示,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蘇扇非遺的傳承與傳播當中。
盛風蘇扇藝術館運用靜態展陳與活態傳承相結合的方式,對外展示蘇扇的歷史、文化、制作工序、制作場景以及眾多精美絕倫的蘇扇精品。藝術館舉行多樣化研學、旅游、教育等活動,讓參觀者能浸入式學習、體驗蘇扇非遺。
了解盛風最新動態請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