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區的這個寶貝驚艷亮相首屆大運河文化旅游博覽會...
一條大運河孕育了數千年的繁華歷史
也傳承了無數歷久彌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吳中區眾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
做工精美的蘇扇
曾被當做國禮贈送給外國賓客
也曾多次登上影視劇舞臺
蘇扇
蘇扇誕生于歷史悠久的蘇州,以輕雅細秀聞名,因其制作雅致精美而獨樹一幟,制扇技藝于2006年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絹宮扇作為蘇扇之一,其結構穩定、造型別致精巧,呈現形式多樣化。此次展出的“萬象河·百工扇”,雨衣一條河串聯的是南北的世間萬象,一把扇展現的是千年的浮沉興衰。
近期,在江蘇揚州舉辦的
首屆大運河文化旅游博覽會
--非物質文化遺產展上
開發區凌云扇廠參展的
《百工扇?萬象河》系列作品
再一次大放異彩
引來一波又一波圍觀點贊
國家文化和旅游部部長雒樹剛在省委常委、宣傳部長王燕文等領導的陪同下蒞臨“盛春制扇”展位。盛春向領導一一介紹此次“百工扇·萬象河”的創作思路和制作工藝,引得雒樹剛部長連連稱贊,并鼓勵盛春繼續發揚工匠精神,傳承中華優秀文化。
蘇州市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金潔,蘇州市文廣旅局局長李杰等領導也與盛春老師作親切交流,并對盛春設計、制作的展現大運河風貌的系列作品作出了高度評價。
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裴旭副廳長,親自來到“盛春制扇”展位,為盛春頒發榮譽證書。
據悉,盛春老師本次創作選取了京杭大運河江蘇段中14個非遺點,通過深入挖掘歷史發展與人文變遷,以蘇扇呈現出京杭大運河對兩岸的經濟、文化所帶來的影響。
龍王廟行宮
龍王一詞最早隨佛經傳入,而中國本土也有龍圖騰崇拜。隨著不斷的演變與完善,龍王最終成為儒、道、釋以及民間信仰中重要的神靈,全國各地很多地方都有龍王廟。當天界的龍王與人間的真龍聚首,便有了龍王廟行宮。陽春三月,龍王廟行宮在江南春意里靜候著乾隆帝的駕臨。御駕沿著大運河破冰的春水一路南下,在巡視運河的同時欣賞南北春色的一路變化,沿途的百姓跪望著他們的真龍天子。一柄折扇、一座行宮,連接著乾隆南行的步伐與人們對幸福生活的祈盼。
清江大閘
京杭大運河的水,在清江大閘的青石閘上留下一道又一道的時光印記。刻刀和畫筆一刀一筆地在絹宮扇上刻畫出清江大閘不復驚險的溫婉模樣。今夕往昔,虛實相間,于靜謐中窺探它在舊時光景里江河翻涌、漕船綿亙數里的壯觀景象——秋日里,古閘將水流迅猛的杭京大運河束成柳腰,纖夫們拉著漕糧船驚險地度過清江大閘,將江南的風物沿著奔流不息的河水運向遠方。
總督漕運公署
昔日里,統管全國漕運事務、有房213間,文武官270余人,下轄2萬余人的總督漕運公署,如今只余下房基、礎石與署衙大門。此扇,便將這總督漕運公署當年建筑分布圖以銀絲鑲嵌技藝嵌入紫光檀扇面上,還原昔日榮華。反面用淺浮雕刻畫出今日署衙大門遺址,并以描金文字訴說著總督漕運公署的今昔對比。規整端莊的八角造型,以玲瓏清雅的冰裂紋連接滿幅的紫光檀扇面,沉穩中不失江南秀雅,極好地反映出總督漕運公署在南北漕運之間的重要作用和特點,記敘著大運河上曾經的繁榮盛況。
盧紹緒宅
從“鹽商第一樓”到“意園化作師范學堂”、“譯學館”再到“一半毀于大火”,一座盧紹緒宅不僅是鹽商富而不漏、恢宏雅致的代表,也見證了晚清揚州鹽業由盛轉衰的最后歷程。此絹宮扇,化用宅門、磚雕、燈籠為造型,展現盧紹緒宅的廳廳相連的非凡氣勢。扇面上勾勒出宅內紅燈聯璧之景,以今日之勃勃生機復現其舊日之榮華。
劉堡減水閘
水上,是穿梭不息的船只,水下,是已成遺址的劉堡減水閘。扇面上,繪的是繁華依舊的今日生活,扇面下,雕的是減水閘的斑駁青磚。化用四葉草的造型為扇框,虛擬鏡頭感,由古及今,展現減水閘不同時期的樣貌。一柄扇,一座閘悄然記錄著昨日的文明,見證著大運河水利惠民。
個園
何為個園?“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蒼翠而如滴,秋山明凈而如妝,冬山慘淡而如睡”是為個園,“月映竹成千個字”亦為個園。個園,不僅是鹽商富足的表象,更是鹽商崇尚儒雅君子之風的深意。此扇選用色翠含香的綠檀,佐以檀香扇——拉花技藝,以鋼絲為刀,繪出滿園蒼翠的個園之景。
洪澤湖大堤
洪澤湖大堤,始建于東漢,條條青石板構成它蜿蜒綿長的身軀。青石板上斑駁的痕跡似在訴說著歷史的變遷。此扇打破絹宮扇規整、對稱的造型,化用不規整的石塊造型來詮釋洪澤湖大堤自古至今累累堆疊的身軀。扇柄處精雕細琢出一株樹木,向扇面延伸,護衛著毛主席親題“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石碑,共同為“水上長城”洪澤湖大堤作為保衛淮揚地區安全所立下的功績立下一塊歷史豐碑。扇面上那綿延而去不見盡頭的綠林描繪著洪澤湖今日的安瀾模樣,大堤不語,用身軀記述著歲月模樣。
一條河,連接古今,在古今共同的傳承、保護下,閃耀著歷史文化和現代文明的光芒。昔日的人聲喧囂、船來舟往,今日的駐足欣賞、細細品評,每一個畫面和場景都記述著中華文明的發展歷程,見證著大運河沿岸古往今來的繁榮興旺。
喜歡扇子的朋友請聯系我們的在線咨詢客服或撥打電話:17768011578與我們聯系
了解盛風最新動態請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