緙絲扇在團扇中是極其少見珍貴的一種。元代已有緙絲團扇實物出現,明清緙絲團扇使用更多且多精美者,但非皇室貴族,名門豪宅者,難以獲此。清代皇室擁有之歷代緙絲精品團扇,多在臺北。
緙絲擅長表現細致精微的色彩過渡和轉折,有層次豐富和靈活多變的裝飾效果,由于制作工藝的特殊,緙絲的圖案不同于刺繡那般浮在底料之上,它的成品沒有底料和圖案的分割,整幅作品渾然天成,且成品正反兩面圖案相同,與雙面繡有異曲同工之妙。在絲織品中列為最高品第,并且是最早用作制造藝術欣賞品的絲織物,其價值非常高。
今日的緙絲團扇,不僅參考古代宮廷團扇,保留傳統(tǒng)圖案題材,同時也添加了自主設計的眾多當代題材圖案,作為小幅緙絲作品的載體,更易于被現代人所接受。復原者精工細做,力求再現緙絲團扇的古典之美,汲取當代藝術精華,展現傳承這門古老而傳統(tǒng)工藝,其中緙絲團扇花好月圓就是其中的代表。
2006年5月,蘇州緙絲織造技藝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9月,緙絲又作為中國蠶桑絲織技藝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自宋代以來,我國緙絲制品主要以宮廷服飾和緙絲書畫為主。雖然在服飾品方面,1949年前也有被用以生產衣料、被面、折扇袋、名片袋等制品,但批量并不大。而現在的緙絲主要用于修復文物級的宮廷服飾和工藝掛屏。
-----------------------------------------------------------------------------------------------------------
如果您對緙絲團扇感興趣,請點擊聯(lián)系我們的在線客服,或撥打:17768011578
了解更多關于緙絲團扇的文化請掃碼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