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人類本身還是人類文明,新生的存在便意味著延續的可能。陽光下成長——全國第六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活動便在展示著藝術與文化的延續和創新。
2018年5月,蘇州凌云扇廠·盛風蘇扇攜手蘇州橫涇實驗小學成立蘇扇工坊,由中國制扇工藝大師盛春老師擔任輔導老師,當千年蘇扇遇上百年老校,一段文化傳承之路便由此展開,讓蘇扇文化走入校園,走進孩子們的心中。
彼時,盛風蘇扇藝術館還未正式投入運營,橫涇實小書畫社的同學們便在老師的帶領下走入盛風蘇扇藝術館,了解蘇扇文化。盛風蘇扇藝術館主理人盛春老師手把手地教授同學們如何穿扇,一字一句地講述蘇扇歷史。那時,蘇扇的根便已悄然植入了同學和老師們的心中。
而后,盛風與橫涇的合作日漸深入。盛春老師擔任蘇扇工坊的輔導老師,不僅教授同學們蘇扇文化、制扇技藝,還積極與學校老師一起探討蘇扇與其他藝術的共融、創新,為迎接全國第六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活動做準備。
2019年4月15日,陽光下成長——全國第六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活動開幕。盛春老師和橫涇實小的師生們一起參加開幕式,向來自全國各地的中小學生展示蘇扇的魅力,展示蘇扇傳承和創新的新力量、展現青少年傳承傳統文化的新姿態。
開幕式后不久,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鐘登華,蘇州市委副書記、市長李亞平等領導與專家來到蘇扇工坊,聆聽小小講解員講解蘇扇文化、觀看小小手藝人展演制扇技藝,并頻頻稱贊。聽著孩子們流利地講解、看著他們嫻熟的操作,盛春老師感到十分欣慰,孩子們不是為了完成任務,而是真的喜歡上了蘇扇。而他們的喜歡,帶來了更多人的參與,前來蘇扇工坊體驗蘇扇制扇技藝的學生和老師,就是最好的證明。
4月16日——4月19日,除了現場參與橫涇實小蘇扇工坊的展演活動,盛春老師作為盛風蘇扇藝術館的主理人,還親自為來自全國各地的近500余名師生講述蘇扇的前世今生,展現水墨姑蘇的文化魅力。體驗環節——“聞香識木”之認識制扇原材料,盛春老師為同學們一一講述制扇原材料的特性與香味,并為同學們解答有關蘇扇的疑問。
盡管來參觀的師生來自不同地區、不同民族,但是他們對雅致的蘇扇是欣賞的、對悠久的蘇扇歷史是嘆謂的、對精巧的制扇技藝是贊揚的。每一位前來參觀的學生都在用眼、耳、筆、心記錄著蘇扇文化。這一次的參觀和體驗,不僅讓同學們了解到蘇式文化的魅力,也在他們心中播下了文化傳承的種子。
4月20日,陽光下成長——全國第六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活動在歡歌笑語中落下帷幕。當天,教育部陳寶生部長在蘇州市委書記周乃翔等領導的陪同下蒞臨蘇扇藝術實踐坊展示館,陳寶生部長饒有興致地與蘇扇工坊的小小講解員、小小手藝人互動、交流,并對蘇扇工坊的傳承、創新以及孩子們的精湛技藝表示高度贊揚。為期6天的蘇扇藝術展演活動終于劃上了圓滿句號,橫涇實小蘇扇工坊師生和盛春老師多日的努力得到了肯定與贊賞。
這是一段因扇而起的緣分,而這段緣分,不會因“六藝”的結束而終止。在未來,如何與學校進行深度合作,如何讓孩子們去傳承和創新傳統非遺,更好地讓蘇扇非遺融入校園課堂、走進師生們的心里,將是我們繼續共同探討的話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