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吳中文藝繁花開,日月同天戰“疫”心
帶去激勵和支持
看到肆虐的疫情,吳中區文化館的嚴雯婷在家坐立難安,她的心始終被緊張的情勢所牽動。在拿到了吳中區區級機關黨工委原委員鄭琪瑋創作的詩歌后,看著滿頁文字,壓抑的情緒噴涌而出,化作時而沙啞,時而高亢的嗓音,隨著文字的演繹、旋律的強弱而起伏波動。
嚴雯婷,上海師范大學在讀博士研究生,蘇州大學音樂學院碩士,聯合國C類組織國際傳統音樂學會(ICTM)會員,蘇州市音樂家協會會員,蘇州市鋼琴學會會員,吳中區文化館業務部館員。
鄭偉:以畫致敬
疫情發生后,吳中區社體中心第一時間實施防護措施,開展抗疫工作。嚴謹的態度感染了眾多中心的工作人員,鄭偉就是其中一個。在看到一線人員奮勇奔赴抗疫戰場,無所畏懼的身影后,他以此為靈感創作出這一幅震撼心靈的畫,致敬這些用身軀為我們抵抗危險的人們。
工作態度決定一切,疫情期間的一線工作人員們,夜以繼日加班加點,為了全面防控,也為了以后的安全出行,進行無死角排查,清除,消毒等巨大工作量,逆行而上,一絲不茍認真負責值得我們學習!致敬奮戰在一線的各部門工作人員們!
鄭偉,字荻溪,號正祖,畢業于蘇州工藝美院,一級美術師,上海文聯張大千研究會會員,吳門中國畫研究院成員。2017省美術館《春山如笑江蘇山水畫家展》,2018法國盧浮宮《一扇百工蘇扇技藝展》省文聯,2019省美術館《首屆大運河非遺文化組扇系列展》省文聯。
蔡春生:藝術慕課
如今是特殊時期,大家的情緒時刻被疫情所牽動著。為了緩解大家的緊張情緒,也為了傳播澄泥石刻文化,蔡春生開設了硯臺慕課,深入淺出地為大眾解析硯臺文化和硯雕技藝,讓我們宅在家里也能了解傳統,了解文化。
蔡春生,長期從事石雕硯雕的創作,以及藝術課題的研究、撰稿、評論,現為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硯文化委員會副會長、吳中區民間工藝家協會副主席、高級工藝美術師,被評為蘇州市工藝美術大師、江蘇省紫金文化創意優秀青年、江蘇省青年文化人才、江蘇省首批鄉土人才“三帶”新秀、蘇州文藝評論雙虹青年人才。著有《典范蘇州·雕刻》,多篇論文入選核心期刊,作品曾獲中國子岡杯玉石雕金獎、江蘇省優秀民間工藝作品獎等,《空山新雨硯》被中國美術館收藏。
甪直旅游公司
2020的開年對于全國人民來說,都不是一段愉悅的時光,疫情發生后,甪直古鎮響應號召,及時關閉了景區,取消全部節慶活動。看到日益增長的感染人數,甪直旅游公司“派”出他們的守護神——甪端,創作出以甪端形象為基礎的抗疫主題海報,為全國人民帶去好運,祈求疫病全退散!
甪端,傳說中是一種神異之獸,吉祥之獸,日行一萬八千里,懂得四方語言,知道遠方之事。它象征吉祥如意,風調雨順。如今,甪端作為甪直鎮的鎮標佇立在鎮口的廣場,默默守護著這方千年古鎮,它承載著甪直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為此而奮斗的決心與信心!
盛風蘇扇由中國制扇工藝大師、國家非遺項目制扇技藝傳承人盛春創辦。
盛春20余歲開始學習蘇扇制扇技藝,潛心研究蘇扇制扇技藝已有20余年。她對蘇扇有執著的追求,曾歷時9月余成功復刻清朝宮廷藏扇數把,彌補了絹宮扇制扇技藝傳承斷裂的歷史空白,為絹宮扇制扇技藝搶救、保護工作做出重要貢獻。“承其古,續其今”,盛春之于蘇扇非遺的傳承、保護、創新意義正在于此。
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盛春內心激蕩,發出了創作倡議,制作出了多款以抗疫為主題的蘇扇,以此為奔走在抗疫一線的勇士們加油助威。
蘇扇創作:盛春
美術創作:鄭正祖
蘇扇作者:盛春
篆刻作者:顧鵬飛
蘇扇創作:盛春
篆刻創作:顧鵬飛
蘇扇創作:盛春
書法創作:俞超
了解盛風最新動態請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