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趙清獻《成都古今集記》謂:成都一年的十二個月里,每月都有一次集市;其中五月是“扇市”。誰對扇市中賣的是些什么品種?惜乎沒有說明。不過根據(jù)我國制扇的原材料推測,大略不出紙、絹、羽、竹等物。而蒲葵扇或《鄴中記》提到的金箔扇,則是方物或特殊制品,恐不在成都扇市之列。
四川因不豐產(chǎn)羽毛,故制扇的主要原料就是竹與絹、紙了。絹扇在宋時,以綿州(綿陽)魏城所產(chǎn)為最有名,一個繭子的絲,就可制成一柄扇,因而被稱為綿州“八子”之一。游宦到四川的官僚,多喜將它用來送禮,號為“綿扇”。讀秦觀《淮海集》的《答羅正之惠綿扇》詩,就說明了這點。可是抗戰(zhàn)時撰修的《綿陽縣志》竟誤引《宋稗類抄》,把魏城產(chǎn)扇,巴西產(chǎn)紗,卻顛倒起來,以致湮沒了魏城的特產(chǎn)。
四川以產(chǎn)扇知名的地方,還有涪州(今重慶涪陵)一帶。《蜀中廣記》卷68引段氏《游蜀記》說:“涪州出扇,為時珍貴。”這種珍貴的情況,直到朱明時猶存,所以王士性《廣志繹》卷5才有蜀扇“古今以為奇產(chǎn)…扇則為朝廷、官府取用多”的記載。而于鎮(zhèn)行《賜畫面)扇詩的頭一句,就說“龍華彩扇貢巴東。”巴東為三巴之一,實指川東一帶,也包括了涪州。
一、細竹扇
下到現(xiàn)在,四川產(chǎn)扇的地方:竹制的有中江、三臺、青神、眉山等縣,前兩地主產(chǎn)的是大市竹扇,年產(chǎn)銷約千多萬把,是鄉(xiāng)村夏季納涼必備——竹扇子。后兩縣主產(chǎn)的是細竹扇,鋼產(chǎn)銷約百萬把,造型優(yōu)美,系四川的一項出口工藝品。
二、龔扇
值得特別一提的,四川咱貢市還出產(chǎn)一種以竹簍制作的“龔扇”,是因清末龔爵五的祖?zhèn)鹘^技而得名。光緒時周孝懷在成都開“賽寶會”,自貢一鹽商遂將“龔扇”送來參賽,因其扇如絹似錦,獲得皇帝贊賞,除賜金牌一面外,還增名曰“宮扇”,真是稀世奇珍,舉世罕有。另外,還因其薄如蟬翼,放又稱為“蟬翼扇”,譽之為寶,一點也不過份。余如《蜀中廣記》卷68稱成都有羽尾及紙扇,則是唐代的小宗產(chǎn)品。
三、油紙扇和榮昌紙扇
其后四川以紙制成的扇子,則以開縣的油紙扇和榮昌紙扇為最知名、開縣油紙扇當然是扇面為油紙所制故名。油紙可以耐汗?jié)n及雨淋,價格又便宜,放深為勞動人民所喜愛,然因其制作簡陋,以致連《開縣縣志》都沒有記載,實今人感到遺憾。至于榮昌扇子,據(jù)《縣志》卷16說:“扇以紙為之,古稱折疊扇,一名撒扇。蓋收則折疊,用則撒開故也。
聞撤扇始于永樂中(1403~1424年),因朝鮮國進撒扇,上喜其卷舒之便,命工如式為之。邑中職此業(yè)者,不下干家萬戶,每年春間,各郡縣客商云集于斯,販往他處發(fā)賣。明霞佑詩曰:‘開會清風紙半張,隨機卷舒豈尋常。金環(huán)并束龍腰細,工棚齊編鳳翅長。偏林游人攜袖里,不勞侍女執(zhí)花傍。宮羅舊增體相妒,還汝團圓共夜涼。據(jù)此知重慶四寶之一:榮昌折扇的發(fā)展史乃是模仿朝鮮折扇制作的,時間則在永樂以后。
--------------------------------------------------------------------------------------------
如果您喜歡四川扇子請聯(lián)系我們的在線客服或撥打電話:17768011578
了解盛風最新動態(tài)請關注我們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