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空調、電風扇盛行,扇子會有市場嗎?用一句話回答:挖掘桂林文化的內涵,并植入扇中,讓扇子的扇涼功能轉化成一種文化品位與素養(yǎng)體現(xiàn),小扇子照樣有新天地。
所謂的團扇,有別于折扇,它不能折疊,是“團善”的諧音,也叫合歡扇,寓意團結友善和吉祥。傳統(tǒng)的剖絲團扇,工藝復雜,耗時費力。插絲團扇,其由扇脛、扇圈、扇柄三部分組成,分別用竹絲、樹藤、木材等材料制作,不僅精細美 觀,而且制作相對迅速。
要去深山中尋找苗族同胞的精品刺繡,有的是背帶上的,有的是衣服上的,每個圖案都代表著少數(shù)民族的文化。”收集到苗繡后,盛風蘇扇將其粘貼在團扇上,形成獨具一格、具有人文特色的“新品種”。
格外引人注目的還有扇形名片,這也是盛風蘇扇自創(chuàng)的一種新型團扇。其外觀像一把濃縮型的“芭蕉扇”,正面是十二生肖、桂林山水、各種花草等圖案,背后是空白。“空白處可寫姓名和聯(lián)系方式,再贈送親朋,這樣的名片更具特色。”
另外,盛風蘇扇的壯錦團扇、蕾絲團扇、剪紙團扇等,都各具藝術性,其中滲透著不同的文化。比如葉雕團扇,扇子上是一片真實的樹葉,每片樹葉都不盡相同,并有各種雕刻精美的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