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扇以雅致精巧著稱,最負盛名的是折扇、檀香扇和絹宮扇。蘇扇方圓尺素中融合了雕刻、染織、編結、裝裱、烙畫、漆藝、書畫、刺繡、緙絲、抽紗、燙花、通草堆花等多種藝術手法。從蘇扇多樣化的形制中,可以管窺姑蘇工商繁盛帶來的開放心態。觸摸絹宮扇的扇面,感受到的是吳地織造的發達;品鑒折扇上的書畫,樂賞文人雅客的筆墨之精;把玩檀香扇的扇骨,體味蘇州手藝人的靈巧匠心。
盛春,一位醉心扇藝的女子,與姑蘇新生代匠人們一同營造當今蘇扇的盛世之春。
作為“絹宮扇制作技藝”傳承人,盛春的主攻方向是團扇。“裁為合歡扇,團圓似明月”“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奉帚平明金殿開,且將團扇共徘徊”……古詩中有不少關于團扇的描寫,婉約動人。盛春以扇面作語句鋪陳,以扇框、扇柄經營篇章結構,以扇托、扇墜為詞藻點綴,“書寫”出團扇的圓滿歡好之意,其作品搖曳生姿,典雅秀麗。
團扇的扇形變化多端,在歷代發展中演化出了銅鏡式、宮燈式、金鐘式、鐘離式、雞心式、鳳尾式、龍球式、海棠式、玉佩式、黑花式、六角式等豐富的樣態。盛春創作的《鳳梧牡丹》是桐葉式扇形,輔以緙絲扇面,扇頂部為銅鍍金護頂,下部為花形護托,以紫檀木制扇柄,嵌壽字銀絲。鳳棲梧桐之上,頭向牡丹,花開富貴,佐以香包點綴,一扇輕搖而香風翩至。《花戲蝶》為芭蕉式,上廣下狹,上端翹起,使扇面呈立體弧度。扇框以宋錦包邊,彰顯華麗姿態。扇面藍地上緙織折枝牡丹花及蝴蝶圖案,依畫理鋪排,花葉絢麗多姿,清秀中不失奢華氣度。《花好月圓》為紫光檀木圓形扇框,扇框上下襯以福紋尾花,配以牡丹緙絲扇面,明艷華美,傳遞出美好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