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關于折扇的詩句解析:《蝶戀花》幾股湘江龍骨瘦。巧樣翻騰,疊作湘波皺。金縷小鈿花草斗。翠條更結同心扣。金殿珠簾閑永晝。一握清風,暫喜懷中透。忽聽傳宣須急奏。輕輕褪入香羅袖。
第一次讀到這首詞的時候,才明白什么叫相見恨晚,整首詞中未出現一個“扇”字,然而描寫的卻是折扇,而且小編我覺得這是描寫折扇最好的一首詩詞。那么我為什么這么認為呢,且聽小編細細道來。
想要讀懂這首詞的描寫的為何物,我們得從后面往前讀,想要讀懂這首詞的意境,我們就從前面往后讀。首先我們看從后面往前讀,“忽聽傳宣須急奏,輕輕褪入香羅袖”,這里只知道是個小物件,“一握清風,暫喜懷中透”,一握清風,清風怎能握在手里呢?所以結合“輕輕褪入香羅袖”這句來看,因為古代將折扇比喻成“懷袖雅物”,所以很自然的聯想到這“一握清風”是采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將折扇比喻成“清風”,因為折扇才能握住嘛!再往前讀“翠條更結同心扣”,將小骨比喻成翠條,將扇釘比喻成同心扣,所以我們知道描寫的工藝性更高的文玩折扇,再聯系整首詞的第一句,“幾股湘江龍骨瘦”,則是展現了竹扇的制作材料,竹中美人湘妃竹是也!
知道這首詞的是一個詠“折扇”的詞后,我們再來看看這首詞的意境,中國詩詞重在意境,首先看詞的上片,生動傳神地描繪了折扇的形象。首句寫制作扇子的材料有哪些。獨取湘江湘妃竹造扇(追求制扇材料),湘妃故事已為扇平添風韻,又用“龍骨”形容湘竹的樣子,足以想見折扇的精美華貴。一個“瘦”字不禁讓人頓生愛悅,接著寫折扇的式樣,張開疊攏時有如水波起伏(追求折扇的做工,折扇纖瘦修長,做工精細)。“金縷”句形容金縷扇面上所繡的花草爭妍斗艷(追求扇面的精美),一個“斗”字把名花異草的情態寫得活靈活現更見扇的精美。“翠條”句寫扇骨聚頭處如同心扣結在一起。讀至此,仿佛看見一裝飾華美的湘妃,華貴脫俗而又玲瓏小巧的美人,脈脈含情,凌波起舞,飾同心扣臨風而立……
下片由扇及人,因物抒情,作者于金殿珠簾中閑情偶坐,把扇清玩。于“金殿珠簾”中,是多么的顯赫:“閑永晝”又表明此時作者的心境是多么的怡然自樂。折扇微搖,僅僅“一搖”的清風正入懷中,能不喜不自勝?正物我兩忘間,遞進的緊急文書使得暫時“褪入香羅袖”。是小扇暫時收起,還是這種逍遙閑適的心情暫時收起,就不得而知了,“輕輕”二字把真情盡觀。
PS:讀完這首詞,不知道各位朋友在擼折扇的時候,有沒有同這位600年前的“扇友”產生共鳴呢?一把湘妃扇,一個玩扇人,一份悠然的心情,這樣的意境,我們自然可以模仿一下,窺探一下古人的心情,但是古人的通過此詞將此扇此景完美的展現在我們眼前,古人表達意境的手法,這點我們是萬萬比不了的,只得高山仰止,學習半分罷了!
--------------------------------------------------------------------------------------------
如果您喜歡文玩折扇請聯系我們的在線客服或撥打電話:17768011578
了解盛風最新動態請關注我們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