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扇子,可謂家喻戶曉,其中最有名、最具中國心的便是折扇。折扇,初名腰扇,古代的別稱為“搖風”、“涼友”。一把質量上乘,做工考究的上好折扇,如一枚美玉、亦如一支好筆或一方好墨,在中國傳統文化之折扇文化中,可謂是名門望族、書香子弟的標配。
折扇因可折疊,方便隨身攜帶,流傳最廣,在古代幾乎人手一把。折扇開合自如,開之則用,合之則藏,有進退自如,逍遙自在的寓意。
由于折扇兼具藝術性與實用性,既可納涼扇風,也能觀賞把玩。其形簡潔流暢,便于攜帶,藏于袖中,飛舞于指間,輕搖扇骨,自是說不出的風雅淡然。
折扇上有圖畫題字,頗可玩味,且收合自如,攜帶方便,出入可以藏在袖中,故有“懷袖雅物”之稱。文人雅士,喜結交,好互動,折扇能納入袖中,自然最好不過了。
折扇是儒雅風流,氣節風骨。折扇的舒收自如,在于有扇骨支撐轉換,扇骨多為竹制,這就讓文人士大夫們思緒泉涌了,折扇冬藏夏出,順應時令,謂之“氣”;扇骨由竹制,竹子高節挺拔,謂之“節”;折扇輕搖,風動涼生,謂之“風”,折扇有架支撐,謂之“骨”。如此,一扇在手,便“氣節風骨”相伴,何等大雅,怎可不玩?
折扇上表現出的灑脫、風流、儒雅,卻是實實在在的長在骨髓、見諸日常。哪怕天氣漸涼,愛扇之人也仍然喜歡手持折扇拜親會友,手腕只一轉,折扇便完全舒展開來,再一轉,折扇又忽地嚴絲合縫,倏忽之間,盡顯利落與瀟灑。文人必得琴棋書畫,而一方小小的扇面,尺寸之間,卻可以盡情潑墨,占得四雅之二,豈可放過?于是,扇面書畫風行開來,山水、荷花、菊花、梅花、竹影、仕女、羅漢、童趣等五花八門的繪畫以及疾厲、徐緩、飛動、頓挫的書法,紛紛借開合的扇面展現出來,既可沉浸把玩,又可傳世收藏,既可抒情達意,又可儒雅盡顯。故宮博物院藏有一把明皇帝朱瞻基扇面畫松下讀書圖,一面是柳陰賞花圖,一面是松下讀書圖,聽聽名字,似乎就能腋下生涼、心中暢爽。
---------------------------------------------------------------------------------------------------
如果您喜歡折扇,請聯系我們的在線客服,或致電:17768011578
了解最新盛風蘇扇動態請掃碼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