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定制熱線4006-987-163
觀蓮節賞花、賞蘇扇
盛夏時荷花池畔飲美酒,無比清朗舒爽,豁達從容。賞荷,舉辦荷花節成為了姑蘇夏季里最閑適的娛樂項目。
荷花節,攜蘇扇一柄,約三兩好友紛至葑門外荷花蕩,共賞荷花之景,共賀荷花之誕。
《吳郡記》版本有三,但三版年代均最晚不過南朝宋、齊年間。可見蘇州葑門荷誕習俗最早可以追溯到一千五百年以前的東晉南朝時期。時值“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的六朝,佛教文化已隨著車馬人書傳入南方,所以荷花節在后人眼中多少有了一些佛教意味。但據文獻考察,“荷花節”實起源于蘇州葑門荷花蕩的賞荷觀蓮習俗,是中國本土產生的傳統節日之一,與佛教并無關系。
“觀蓮節”一詞最早見于宋代。汪灝《廣群芳譜》卷四引《內觀日疏》“六月廿四日為觀蓮節,晁采與其夫各以蓮子饋遺為歡。”《內觀日疏》一書撰者不詳,元末陶宗儀編入《說郛》叢書,明陶珽重輯《說郛》本有題“《內觀日疏》一卷,宋闕名撰。”可知此書為宋人所撰,則“觀蓮節”習俗至晚在宋代已形成。
明代,荷花節風氣更勝。明代著名文學家袁宏道曾經在蘇州作官,所著《袁中郎全集》卷十四“荷花蕩”條記述:“荷花蕩在葑門外,每年六月廿四日,游人最盛,畫舫云集,漁刀小艇,雇覓一空。遠方游客,至有持數萬錢,無所得舟,蟻旋岸上者,舟中麗人,皆時妝淡服,摩肩簇舄,汗透重紗如雨。其男女之雜,燦爛之景,不可名狀。大約露幃 則千花競笑,舉袂則亂云出峽,揮扇則星流月映,聞歌則雷輥濤趨。蘇人游冶之盛,至是日極矣。”
時至今日,荷花依舊盛放在姑蘇各地,搖曳生姿,為炎熱酷暑帶來閑適愜意。
荷花隨著一首首詩詞,綻放在今人的口中,綻放在今人的筆下,也綻放在蘇扇上。這個夏天,來盛風蘇扇藝術館過一個不一樣的荷花節吧。繪制一柄自己的荷花扇,聆聽蘇扇的故事。
了解盛風最新動態請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