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定制熱線4006-987-163
盛春:蘇扇技藝不能墨守成規|“中國服務”·“工匠精神”案例
2019年4月份,中國旅游協會在全國范圍內啟動“中國服務”·旅游產品創意案例及“工匠精神”案例的收集工作,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與支持。
迄今,協會已收集到一批對客服務精益求精、不斷創新的產品案例,以及把工作或一件事情、一門手藝當作信仰來追求的具有旅游服務“工匠精神”的案例。
從今天開始,我們將陸續登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精彩案例與大家分享,敬請關注!
蘇扇,歷史悠久、馳名中外,以雅致精巧,富有藝術特色而著稱。是吳文化的重要藝術載體。一把小小的蘇扇,經過精雕細琢,把吳地的山山水水、花鳥人物濃縮描繪,其精湛的手藝本身就構成了吳文化中絢爛多姿的篇章。
蘇扇,不僅是精美的藝術,更是一種內涵甚豐的文化符號,極好地體現了以孔子為尊的儒家思想的“仁”文化的核心。“扇”同“善”音,表達著中國人“上善若水”、“與人為善”的仁德文化。
蘇扇主要包括折扇、檀香扇和絹宮扇三大類,與其他扇系比較,蘇扇是詩詞、書法、繪畫、雕刻等藝術的載體,具有極強的藝術觀賞性,所以被統稱為“蘇州雅扇”。
蘇扇“制扇技藝”于2006年被列入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她 的 故 事
長大后再次接觸蘇扇,則是因為愛人從事蘇扇生意,她也就開始學習制扇。為了能夠真正掌握蘇扇制扇精妙的技藝,盛春先后拜陶林之、包正、邢偉中三位大師為師,系統地學習了折扇、絹宮扇、檀香扇的制扇技藝。
目前,盛春是蘇州為數不多的三柄扇子都會做的女性制扇工藝大師。
現代人的審美在于簡約,傳統手工藝想要符合現代人的審美我們要學會做減法。制扇技藝不僅需要傳承,更需要創新,表現形式更要符合當代人的審美,要有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烙印。
——非遺傳承人:盛春
為了更好地宣傳和推廣蘇扇文化,盛春打造盛風蘇扇藝術館,依托于現代傳媒手段,致力于蘇扇文化教育宣傳與展覽展示,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蘇扇非遺的傳承與傳播當中。
她 的 作 品
名稱:《風》
盛春用復原的故宮藏扇,將江南藝人的風雅才智再次展現,利用原木、太湖石、翠竹構建出蘇式園林一景,結合根雕,堆石,蘇式盆景等工藝,寄扇于園,盛春手執蘇扇穿梭在移步換景的園林里,踏出的每一步都在記錄蘇州風雅,表達傳統蘇式生活的風雅秀絕。
名稱:《雅》
盛春從衣食住三個方面提取出蘇州的雅致之風,打破絹宮扇中規對稱的固有概念,結合透雕、榫卯、磚雕、鑲嵌等古今之藝,融匯青磚、紅木、亞克力等古今之物,營造出虛實相間、古今交融之感,將現代江南生活的雅致之情貫穿始終。
名稱:《頌》
盛春以園林花窗和夏季蟲鳴為引,提取出蘇州的文化精髓,以冷冽光潔的金屬、溫潤素雅的絲絹和香氣馥郁的檀木預示蘇扇制扇技藝的美好未來,并融匯玉雕、金屬加工、榫卯等多種工藝,采用現代高科技合成材料和更迭變化的夏蟲,贊頌蘇扇文化的發展時光,頌揚江南風骨的新理解,歌頌傳統文化的的新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