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定制熱線4006-987-163
團扇,又稱“圓扇”,因其形如滿月,又稱“月扇”、“圓盤”或“圓光”。由于此扇古代多為宮廷使用,又稱“宮扇”。又因此扇有紙制和絹制兩種,其以紙制作的稱“紙扇”,以絹制作的稱“紈扇”。
至于團扇的源流,據考:漢班健行《怨歌行》有“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之句,唐王昌齡《長信秋》有“奉帚平陰金殿開,且將團扇共障羞”之句。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揮扇仕女圖》,為唐代名畫家周昉手筆。由此可知,團扇在西漢時期已通用于宮廷,唐代在士大夫、仕女及知識分子中已很流行。
團扇扇面裝裱的起源,諸書多謂始于宋代。考諸《中國名畫鑒賞辭典》,現藏美國波士頓博物館的《蕃馬圖》為我國五代后唐胡環所作,結本,設色,縱橫均為24cm。可知團扇扇面裝裱,于五代后唐時期已具一定水平。
那么團扇扇面畫何以又稱圓盤或圓光?據考有多種不同的說法。
圓盤:象的月宮里,有娑羅樹、桂花、吳剛、常娥,還有蟾蜍、玉兔、瓊樓玉宇等難得一見的景物,是賞心悅目的好去處。其意在闡明作品資政、教化之作用者,以我國商周時代“湯之盤銘”和“武王之盤銘”為據。
圓光:據查,《辭源》對此有三說:一為月光。唐李白《五君子有所思行》曰“圓光過滿缺,太陽移中晨”。二為佛教稱菩薩頭部放出的輪光。《廣弘明集十三》曰“如來身長丈六,方正不傾,圓光七尺,照諸幽冥”。三為“舊時術士,搞迷信騙錢,持鏡或白紙念咒,讓孩子觀看,說上面能出現種種形象,從而預卜吉兇禍福”。
綜合以上對于圓盤、圓光的種種說法,都寓意美妙的景色及資政、教化的內涵,從而起到美化人們生活和陶冶人們情操的作用。
---------------------------------------------------------------------------------------
如果您喜歡團扇請聯系我們的在線客服或撥打電話4006-987-163咨詢。
了解更多盛風動態請掃碼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