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定制熱線4006-987-163
一、看表面“包漿”
按照收藏大家馬未都先生的說法,“包漿”又稱“寶漿”,南方稱之為“皮殼”,是老物件表面因時間悠久自然氧化而形成的一種表面類似角質的氧化層。雕刻工藝折扇老件包漿的光澤是一種自然柔和、火氣全消的寶光,是悠悠歲月留下的一種歷史痕跡,予人雖經歲月磨難卻始終寵辱不驚的感覺,從中自可悟到歲月滄桑之感。包漿與污垢毫無關系,目前文物市場上許多似懂非懂或別有用心的經營者經常將包漿和污垢混為一談,混淆視聽,誤導初學者;部分水平低下的所謂的“老玩家”亦是人云亦云,以道聽途說之言論大放厥詞,使聞者不知所云,此風確不可長。以15倍以上放大鏡看竹雕老件表面,可發現不規則交錯、深淺不一的自然磨擦痕跡,其平面竹絲、竹肉呈明顯老舊感。
二、看表面色澤
竹雕老件表面色澤淺黃、棕黃、棕紅、褐紅色,這是當初基本上在雕刻前都對原料作染色防腐處理,再加百年以上把玩摩挲,就像日常生活中竹椅、竹席器物,因長久使用所呈現自然色澤及光澤,在常磨擦與死角間會形成濃淡之分,且中間多有過渡色,竹皮表面色澤會比竹肉凹陷部分深。新仿竹雕顏色均為新染,色澤一致,無濃淡之分,更無過渡色,顯得不自然。新仿竹雕因竹皮部分硬度密度大,不易著色,故竹肉凹陷部分顏色比竹皮表面色澤深,且竹皮部分顏色經過一段時期會逐漸褪色。
三、看表面手感
以手仔細摸撫雕件表面,通過新老比對,你會發現區別甚大。老件竹雕經上百年使用把玩,你會發現手感柔順、滑不澀手,無剌手感;新仿竹雕因時間短的原因,棱角分明,摸過普遍會有扎手感。
四、看歲月痕跡
老件竹雕經上百年使用,在雕刻凹處會日積月累留下污垢,此污垢相當結實,基本與雕件形同一體,以針挑也不易去除。新仿竹雕多以鞋油、黑墨或黑蠟填入掩蓋,針挑時感覺較軟,用清潔劑噴灑后,以牙刷刷過很容易去除。
五、看竹雕斷面
老件竹雕因竹絲硬度密度比竹肉大,經上百年以上風化、熱脹冷縮及濕度變化,使竹絲斷面的點突出竹肉相當明顯,歲月越久落差越大,以15倍以上放大鏡看老竹雕竹絲的突出點,根據時間不同,分別呈晶瑩透明及半透明狀,形如魚卵,色如琥珀,如是明末以前老竹雕,其竹絲頂端往往呈破裂凹陷狀。新仿竹雕斷面看新,竹絲斷面的點與竹肉在同一平面,并無突出情形,竹絲斷面的點沒有晶瑩半透明感。
六、看雕刻凹面
老件竹雕雕刻凹面色澤與表面接近,有自然包漿,竹絲斷面的點突出竹肉,外露的側面竹絲會較浮出,竹肉會收縮成細條狀溝槽。新竹雕外露的側面竹絲與竹肉平,無明顯落差。
七、看竹雕重量
老件竹雕除了以上特征外,因經百年以上脫水,上手時感覺比重較輕;新竹雕含水量高,感覺笨重,有明顯壓手感。
----------------------------------------------------------------------------------------------
喜歡扇子的朋友請咨詢我們在線客服或撥打電話:4006-987-163
了解更多扇子知識請掃碼關注我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