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定制熱線4006-987-163
蘇扇文化悠久的歷史形成有其獨特的原因良好的人文環境、深厚的文化底蘊、獨特的社會風貌、風雅文化的生活等都為蘇扇文化品牌的興盛與發展提供了外在的土壤和滋養的空間。
明代諸多才華橫溢、成就卓絕的人物聚集蘇州,蘇州文人士大夫不斷與民間工匠互相交流溝通,有效地推進了傳統的工藝思想,提升了傳統的工藝技術,逐漸形成了追求雅文化、精技藝的“蘇式”工藝風格,工藝上追求“宛自天成”的藝術主張,立足江南地域特色,取江南自然材料如竹子、檀香、絲綢等作為創作的用料。
在這獨特的歷史文化背景下,中國扇子品牌蘇扇風靡一時,折扇的文化內涵深厚,手持書畫折扇,開合把玩之間,自然形成一股文人士大夫的儒雅之風,使得蘇扇有了“懷袖雅物”之美譽。
蘇扇的發展在歷史上幾經周折,清末的歷史災難使蘇南經濟中心轉移,這給蘇扇的發展壯大也帶來定的沖擊,抗日期間的民不聊生使蘇州折扇生產銷售每況愈下。新中國成立之初,傳統手工業在國民經濟中仍然占有比較高的比重。
在國民經濟剛剛開始恢復的一段時期里,蘇州作為手工產業完整又發達地區,政府積極恢復和大力發展傳統手工藝行業對手工藝的生產提出保護、發展、提高的方針,從人力、財力和生產經營上給予多方面的幫助。相關單位和機構,用各種渠道來尋訪傳統藝人,并將他們組織起來恢復生產,將日漸萎縮、瀕臨絕境的蘇扇手工業技藝傳承下來。
2006年,蘇州制扇技藝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非遺的政策支持,使得中國扇子品牌蘇扇技藝重獲新生,讓制扇藝人感到在當下的中國工藝美術事業中蘇扇工藝的重要地位與價值,這也更好地推動了傳統制扇工藝的保護隨著經濟發展民俗和生活習慣的不斷變化,蘇扇工藝也發生了很大的轉變,但蘇州依然是最有利于蘇扇手工藝生長、發展的地區,手工藝的發展不會是一成不變的,適應新的生態環境的工藝才能保持長久。許多民族都失去了符合本土文化語境的個性設計,如果一味持續下去,就會偏離傳統文化的軌道,漸行漸遠。
在物質生活極大豐富的當下,扇子的納涼功能基本被工業化社會的新技術所代替,只有蘊含于蘇扇之中的文化體驗,在被一部分人追尋、發掘。文化資源具有一定的動態性特點,一味固執地強調歷史優勢并不能對蘇扇悠久的歷史文化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開發。只有準確把握歷史文化資源,才能采取有效的方式,用傳統的文化資源來發展文化創意產業。
---------------------------------------------------------------------------------------------
如果您喜歡蘇扇請聯系我們的在線客服或撥打電話:17768011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