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定制熱線4006-987-163
一把折扇的制作過程非常復雜,拿蘇扇來說一把精品蘇扇需要歷經72道工序才能制作完成,每一道工序都有講究,每一個過程都需要精湛的技藝,今天我們就來談談折扇制作過程的刮棱、刮宓與合青。
一、刮宓
刮宓,這個是大家可能聽說過的最多的,這種和刮棱工序差不多,但是還是有區別的。小骨橫切面是細長的長方形,我們一般把寬長的那兩面叫宓,側面極窄的兩面叫棱,為了大家方便理解,我們還是說正面側面。刮宓時一般都是沒燙釘的時候進行,下刀是從扇子的小骨正面,中軸線的位置下刀,用刮刀向兩邊刮小骨,一般情況下都要刮上個六七刀。這個刮宓只刮肩部以下的部分,一般左邊刮好了在刮右面,全部刮完了再刮反面。這樣做出來的扇子手感比較好,也是一種傳統工藝。
二、刮棱
刮棱,刮棱也是需要在沒燙釘之前進行,刮宓是一根一根刮,刮棱則是所有小骨一起刮,主要是先把小骨梢部扎起來,然后下面扇骨用手錯開一點,然后刮刀直接刮,這個要左邊刮刮右邊刮刮,刮出來類似圓形的邊,其實刮棱就是去除小骨的棱角,讓小骨摸上去更加舒適,一般刮宓的折扇都會進行刮棱。
三、合青
折扇制作工序之合青,一般指竹子的宓青面,一般手工折扇都會有一面是宓青面的,一般宓青就是只有柔性,剛性較差,宓黃一般只有剛性,沒有柔性,一般折扇都是要有宓青和宓黃結合的,這樣剛性和柔性都很優秀,合青就是用兩個小骨劈成二分之一,把兩面有宓青的面朝外,兩個宓黃粘起來,組成一根小骨,這種兩面看起來都是宓青,功夫比做兩把扇子都大,合青并不指局限于竹子,也有兩種不同木頭合成的,比如一面黃楊木,一面烏木,這樣粘起來的小骨也挺好看的,竹子里面還有一種叫三合合青,就是兩面宓青小骨,中間一般加一片烏木小骨,這樣組成的小骨兩面宓青,側面看小骨中間還是黑色的,雖然好看,但是工序過于麻煩,一般也很難見得到。
---------------------------------------------------------------------------------
喜歡蘇扇的朋友請聯系我們的在線客服或撥打電話4006-987-163
了解最新盛風動態請掃碼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