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扇文化起源于戰國時期,經過2000多年的演變,小小的扇子除了日常生活之用,還孕育著中華文化藝術的智慧,凝聚了古今工藝美術之精華,蔚成獨具中國扇風格的奇觀,由此形成了民族傳統文物中的藝術瑰寶。
尤其是在明清時代,折扇與書畫結下了不解之緣,文人墨客精于此道者,燦若繁星。明代的沈周、文 明、唐伯虎、仇英,清代的“揚州八怪 ”和常州著名畫家' 壽平,都有不少名家折扇扇面書畫作品傳世,中國的扇文化在明清時期達到了藝術的最高峰,成為我國文化藝術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1、1982年7月31日, 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郵政部特發行了一套以“明、清扇面畫”為主要內容的郵票,郵票所選的六幅扇面畫都是中國明清兩代著名畫家的得意之作。從表現題材上看,既有山水、人物,又有花草鳥蟲;從表現手法上講,既有酣暢淋漓的水墨寫意,又有精雕細琢的工筆重彩,可謂各領風騷。其中一枚《菊花圖》,作者為清代畫家惲壽平。作者以寫實的手法,刻劃出一對綠葉扶疏的紅黃菊花。兩朵菊花相對顧盼,含情依依,花枝造型優美,富有生機。
“明、清扇面畫”郵票體現了書與畫的搭配處理上的獨具匠心,優美的書法使畫面更富有魅力。在郵票設計上,以長方形的白底色作映襯,也顯得和諧自然,符合扇面畫的意境和內在氣質,在構圖上使人感覺到豐富的變化,從而進一步突出了主題作品,讓人如臨其境,清幽高雅之意躍然紙上,堪稱中國郵票中的經典之作。
本套郵票共6枚。郵票所選的這六幅扇面畫都是中國明清兩代著名畫家的得意之作。從表現題材上看,既有山水、人物,又有花草鳥蟲;從表現手法上講,既有酣暢淋漓的水墨寫意,又有精雕細琢的工筆重彩,可謂各領風騷。
這六幅畫在書與畫的搭配處理上也是頗具匠心的。優美的書法使畫面更富有魅力。
在郵票設計上,以長方形的白底色作映襯,也顯得和諧自然,符合扇面畫的意境和內在氣質。在構圖上使人感覺到豐富的變化,從而進一步突出了主題作品。
2、澳門回歸后,于2006年6月28日首次發行名家扇面作品郵票《扇畫-甘恒》郵票一套五枚
3、1993年11月22日發行的1993-15《鄭板橋作品選》
4、臺灣郵政部門在1973年8月15日、1975年4月16日發行的兩組折扇扇面畫郵票。
5、2007年,安提瓜與巴布達發行了一系列齊白石扇面畫作品的郵票
6、香港郵政于2009年5月16日發行《香港館藏選粹》郵票,其中一枚為折扇扇面畫郵票
------------------------------------------------------------------------
喜歡折扇請聯系我們的在線客服或撥打電話:4006-987-163
了解更多蘇扇知識請掃碼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