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定制熱線4006-987-163
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明德折扇制作技藝》,是皖南地區頗為流行的一種傳統折扇制作技藝,在廣德的傳承已有150余年的歷史了。明德折扇制作技藝復雜、細膩,一把折扇需要50多道工藝才能完成,是傳統中國折扇中的精品。
清代同治年間,廣德因戰亂出現了大瘟疫,人口大量減少,清政府有計劃的組織了河南、湖北、蘇、浙等地的人口移民, 1864年前后,明德折扇創始人王大仕帶著一批身懷制扇技藝的能工巧匠移民到廣德縣東亭鄉高峰村,他們在此落戶并依靠當地豐富的竹資源,發展制扇業,逐漸創立“明德折扇”這個品牌。
受江南“絲竹”文化影響,其扇面內容、制作技法以及扇面扇骨用料都極具江南制扇的典型特征,與江南的制扇一脈相承。扇面設計不但延承傳統的花鳥魚蟲、人物、山水、民間故事、詩詞等,還穿插現代美學作品。明德折扇的扇面內容多反應同期社會人們的生活狀況與社會環境,對研究歷史有著較高的價值。清、民時期在文人雅士、達官貴人中常常是一扇在手,既可顯示主人不同的身份與地位,也能體現其情趣和修養,為人們所追捧。
同非物質文化遺產蘇扇的傳承之路,許多文人也積極參與到明德折扇扇面的創作中,用一種特殊藝術形式,在不足盈尺的扇面上巧運匠心,精心布局,或山水花鳥,或人物動態,無不能小中見大,表現出美的情致和神韻。
扇面有細灑金(雨金)、雪金、格巾、發簪、老礬面、泥金面等,這些扇面都成為書畫家們揮毫潑墨用武之地,形成了畫師供稿、藝人制扇、畫制結合、精品頻出的嶄新局面。
---------------------------------------------------------------------------------------------
如果您喜歡折扇請聯系我們的在線客服或撥打電話:17768011578
了解盛風最新動態請關注我們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