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定制熱線4006-987-163
南北宋時期花鳥畫的發展繁榮、興盛,五代、宋初以來的徐、黃二體至此時期已逐步融合,并呈現出多種變化。根據史料記載,在南宋畫家中,畫院畫家共有九十余人,擅長花鳥者最多,其中以畫花鳥為主或兼及花鳥者占半數以上,而著名者有十多人,更是以團扇之上的花鳥畫團扇見長。而就其獨特的藝術美而言,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受社會發展及歷史背景的影響,形成了個性化、多樣化的藝術風格
南宋花鳥畫團扇留給后人的不僅是技法,更重要是文化的傳承,他之所以被譽為工筆花鳥畫團扇的不朽典范,其原因還要追溯到兩宋文化的大背景中去考量,他們深深根植于歷史的文化長河之中。
1.社會的發展。社會安定,經濟相對平穩,藝術的成就才能有所發展。宋代的社會相對穩定,手工業、農業、商業以及經濟等多方面得到發展,并取得了突出的、引人注目的成就。
2.統治者的喜好。北宋時期,帝王本人的高度重視,對宮廷繪畫有顯見的制約和導向作用,其最高統治者建國之初就贊賞黃筌父子,使之成為一百多年的宮廷典范,這種黃化風格一直持續很久,南宋時期,皇帝雖然愛好繪畫,但不像北宋在很長一段時間對繪畫進行限制,這時的畫師們相互學習,畫家各自的創造性及創作個性也更突出。
二、改變了以往花鳥畫多長卷大軸的體制,轉變為以扇面、冊頁為主
從現存的傳世作品來看,南宋很少有北宋那種大幅的卷幅畫,而大多是圓形、方形和異形的小幅扇面,由北宋“全景式”花鳥轉向折枝花鳥,構圖簡潔別致,描繪富麗精美。南北宋其花鳥畫團扇的大小,在尺寸上有明顯的區別:北宋軸多于卷,而南宋則以紈扇,冊頁為主,當然畫幅較小,南宋時期這些基本上都是近距離的觀賞冊頁或經常拿在手中的紈扇,其形式基本上都屬小型化和精巧化作品。而五代、北宋時期,大多數都是“全景式”構圖的花鳥。
三、更注意藝術性,將意趣、詩意一并發揮
南宋宮廷花鳥畫團扇基本上延續了北宋畫風,但更注意畫面的剪裁錘煉及所蘊含的詩意,顯得更有意趣、更精巧。許多文人墨客,在詩、書、畫三者的關系上,強調一脈相通,而且主張把詩歌中持寫不盡的情思表現在繪畫里,以補充文章詩歌的形容不足,這樣的中式花鳥畫裝飾團扇做裝飾非常有詩意。
四、高超的表現技法
南宋團扇花鳥畫團扇之所以成為亙古的經典,不能不從其高超的表現技法上去分析,由于工筆花鳥畫團扇受自身表達程序的嚴格限制,大致分為兩種畫法:一種淡色勾勒,以敷粉暈色為主,不露筆跡;一種勾勒精到,設色工細。宋人的線條用法森嚴而又變化多端,密中求疏、近中求潤。不同質感、不同角度的用筆,嚴格把持、力度得當、出神入化。
另一種個性化的特色,非常值得一提,即梁楷《秋柳飛鴉圖》中的“減筆”風格,優美的線條如行云流水一般,勾勒出空寂的秋夜中絲絲的涼意,意境高遠,從筆墨、構圖以及形象刻畫都十分簡約,對物象高度概括又生動傳神,并對后世的寫意花鳥畫團扇創作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在南宋,梁楷這種表現技法,是絕無僅有的。
-------------------------------------------------------------------------------------------------------
如果您喜歡花鳥畫團扇請聯系我們的在線客服或撥打電話:17768011578
關注盛風微信公眾號了解最新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