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定制熱線4006-987-163
折扇是由兩片大骨和若干小骨組成的,扇骨的數目稱檔,天津地區稱之“根材”,譬如大骨二、小骨十四,皆稱之為“十六檔”或“十六根材”。清末民國時,最常見的是“九五十六根材”的扇骨。所謂“九五”是指扇骨長9寸5分。
對現存的清末民國扇骨做約略統計,不同檔數和尺寸的折扇扇骨有很多,在文人中和大眾中流行的普通型是九檔、十一檔(此二種皆日式扇)、十六檔;民間流行的是三十檔、四十檔的秋扇或女扇。
九檔、十一檔是屬于同一類的扇骨,皆為日式扇。其大骨小骨寬窄相仿,大骨最寬處為10至12毫米,最窄處為7毫米,一般長31至32厘米。
而十六檔扇骨是1949年以前最流行的一種。這種十六檔扇骨長度分九寸和九五寸,(30厘米至32厘米之間)而扇骨(大骨)的寬度基本一致,最寬處為2厘米。這種統一,合于扇面的規格。
十六檔的扇子打開時,一般呈140°角,這樣的角度看起來最舒服;當時流行的九檔、十一檔扇打開也呈140°角,這樣的扇面角度不僅舒服,還較易于讓書畫家安排扇面畫的布局。最重要的一點還在于,這種角度的扇子扇起來阻力不是十分大,省力不說,更覺得扇骨剛柔適中。從這些方面看,十六檔能在清代至民國百余年中流行不衰,自然有其道理。
在女扇和秋扇中流行的特點是檔數多而扇骨窄。這些扇子大都是來自江浙和四川的工藝扇。這類折扇以三十檔至四十檔為最多。為什么這類扇子能暢銷不衰呢?此類秋扇和女扇小巧靈秀,拿在手中或放在袖中都很方便,例如女士檀香折疊扇,所以成為了婦女的一種飾物。由于此類折扇的使用已有了固定的群體,故而文人雅士便很少使用。
-------------------------------------------------------------------------------------------------
如果您喜歡盛風蘇扇,請聯系我們,服務熱線:4006-987-163。
了解盛風最新動態請掃碼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