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定制熱線4006-987-163
緙絲又稱刻絲,是中國絲綢藝術品中的精華。這是一種經彩緯顯現花紋,形成花紋邊界,具有猶如雕琢縷刻的效果,且富雙面立體感的絲織工藝品。
團扇扇面材質“緙絲”屬于織繡工藝一類,歷史上是用來制做皇帝的龍袍、復制名貴書畫或宮廷專用裝飾藝術品,素以制作精美、渾樸高雅、艷中且秀的特點被譽為織中圣品。即所謂的“一寸緙絲一寸金”。
在藝術市場上,國內各大拍賣場上一般緙絲作品很少見到。
1995年北京翰海春季拍賣會上,曾推出過一件巨幅緙絲作品——《群仙祝壽圖》,屬清中期的,尺幅179x93CM,估價僅4.2—5萬元。當時,這幅作品并未引起人們的關注,只以9.35萬元成交。
2001年中貿圣佳從海外覓到一件緙絲姜晟書《乾隆御制八徵耄念之寶記》,該作品曾被編入《石渠寶笈》,清政府倒臺后被溥儀攜帶出宮,之后被海外買家收購。然而,該件緙絲在國內拍場也未引起人們的關注,以342.2萬元價格拍出;
2002年中貿圣佳又從日本覓到乾隆《御制御筆十全記緙絲》手卷,當時在拍壇引起一定轟動,該手卷是乾隆皇帝把他親手領導的戰爭和勝利歸納為“十全武功”,以352萬元成交。
同年6月,北京翰海又推出備受藏家關注的北宋緙絲米芾題詩《長春圖》,結果引來不少買家的競投。拍前不少行家估計此件緙絲作品應在千萬元的價位上,最后以720萬元拍出,盡管創下當時緙絲拍賣的世界記錄,但沒有突破千萬元的大關;
直到2004年春季,中國嘉德隆重推出了一件清乾隆御制的《欽定補刻端石蘭亭圖帖緙絲全卷》,估價采用咨詢的方式,當時不少行家估計會突破千萬元大關,最后該作上拍時,各路買家你爭我奪,志在必得,出人意料地以3575萬元的天價拍出,創下了緙絲作品新的世界記錄,并躋身于十大中國藝術品價格排行榜。由于古代緙絲富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實用價值和收藏投資價值,未來古代緙絲作品市場潛力不可限量。
緙絲團扇為什么這么貴呢?
1、緙絲的編織方法不同于刺繡和織錦。它采用"通經斷緯"的織法,而一般錦的織法皆為“通經通緯”法,即緯線穿通織物的整個幅面。 緙絲有其專用的織機緙絲機,這是一種簡便的平紋木機。緙織時,先在織機上安裝好經線,經線下襯畫稿或書稿,織工透過經絲,用毛筆將畫樣的彩色圖案描繪在經絲面上,然后再分別用長約十厘米、裝有各種絲線的舟形小梭依花紋圖案分塊緙織。所以,一件緙絲團扇作品的完成往往傾注著作者大量心血。
2、緙絲團扇圖片作品具有很高的觀賞性。許多緙絲團扇作品既有平涂色塊的平緙,也有構圖造型的構緙、齊緙。緙絲作品一般立體感很強,加上緙絲作品的題材都是人們喜聞樂見的,故其藝術和觀賞價值完全可以和名家書畫分庭抗禮。
3、緙絲能自由變換色彩,因而特別適宜制作書畫作品。緙織彩緯的織工須有一定的藝術造詣。緙絲織物的結構則遵循“細經粗緯”、“白經彩緯”、“直經曲緯”等原則。即:本色經細,彩色緯粗,以緯緙經,只顯彩緯而不露經線等。由于彩緯充分覆蓋于織物上部,織后不會因緯線收縮而影響畫面花紋的效果。
-------------------------------------------------------------------------------------------
如果您喜歡緙絲團扇,請聯系我們的在線客服,服務熱線:4006-987-163
了解更多蘇扇文化請掃碼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