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定制熱線4006-987-163
有那么一個時期,世情和風雅的界限泯滅了。屬于文人雅士專屬的折扇開始下沉:本應該提沈周的字,繪唐伯虎畫的折扇扇面,被地攤小廣告代替。于是,被豐子愷先生稱為“在中國是特別發達的一種書畫形式”,專門用來秀才情、說風雅的折扇,變成了“中國廣為流傳的一種本土宣傳方式”。年長日久,以至于讓很多人認為,小廣告才是折扇的本來面貌。
然而,還有很多人,卻依然保存著關于折扇風雅的記憶。而蘇州的折扇藝人,就是這樣的一個特別的群體。因而,時到今日,當我們尋訪蘇州時,依然能找到那些被稱之為“袖懷雅物”的折扇。
一、蘇扇之骨——竹
竹人可以分為兩種:其一曰竹工,做竹蒸籠、竹簸箕、竹籃之流,為了使生活更方便而加工竹子;其一曰竹藝,做扇骨、筆筒、竹刻之類,為了提高生活品味而把竹子制成藝術品。前者把竹作為一種工,利用是竹的自然屬性;后者,把竹作為一種藝,把竹虛心、有節、挺拔、常青的屬性人格化,因而讓竹變成了風雅的代名。
制扇骨很神奇,幾片簡單的竹片下去,就會變戲法一般變出復雜的扇骨。在扇骨上可以刀刻花鳥蟲魚,在扇面上可以筆繪水墨山水,藝術一點不輸紅木雕刻!而且紙扇看起來很復雜,干這行一時半會兒鉆不透,可以玩得很盡性。
蘇扇制扇技藝的特點是精例如要制成蘇州水磨骨折扇與檀香扇,首先要選用水煮后放置8年的玉竹為原料,再用木賊草蘸水后細細打磨,用砂紙打磨雖然方便快捷,但是打磨出來的竹骨缺乏細致溫潤感,而水磨玉竹折扇之所以為文人雅士喜愛,正是因為用水磨法打磨出來的竹骨如玉一般溫潤光澤,符合古人“君子比德如玉”的寓意!
二、蘇扇之心——曬
制扇時,多個工序是同時進行的,但不同的工序對氣候的要求各不相同。譬如竹料需要干燥,但扇面要求濕潤,因此作坊不采取人工降溫措施,全憑房間自己調節氣候。
當磨好竹片后,再把竹片編成一個個的竹蜻蜓晾曬,篩選,將一些發霉開裂的扇子剔除,留下好料以備制作使用。
三、《懷袖雅物--蘇州折扇》
1函5冊的《懷袖雅物——蘇州折扇》,詳細記錄了蘇扇藝術的發展演變和文化傳承,文字內容本著平實、確鑿、簡練的風格,對蘇州制扇工藝的歷史、技法、藝術進行描述和記錄;圖片以還原貌為第一要務,兼備雅致的設計氣息,精致的印刷工藝。
全書共分五卷:第一卷“通釋”,總體性闡述蘇州折扇的發展史、工藝技術等,旨在對蘇州折扇的歷史沿革作全面的鳥瞰式的梳理。第二卷“扇骨”,從材質、造型、裝飾等角度,對蘇州折扇之扇骨的制作工藝,作全面的考察與記錄,包括對扇骨制作工具、工序的梳理,亦有對扇骨制作工藝當代傳承人的記錄。
第三卷“扇刻”,精心遴選明清至今近400件扇刻精品,按竹刻工藝的不同,分門別類進行品鑒,闡述其精細的雕刻工序,突出工藝特色。第四卷“扇面”,在記錄扇面制作工藝的同時,對蘇州折扇之獨有的“花式扇面”、“文人扇面”、“狀元扇面”進行了翔實考釋。第五卷“蘇州竹人錄?文抄”則收集歷代蘇州折扇制作藝人資料和部分題詠蘇州折扇的詩詞歌賦。
《懷袖雅物——蘇州折扇》圖文并茂,幾乎所有作品圖片都是實物拍攝。第二、三卷將實物圖片按原尺寸呈示,第四卷根據篇幅內容略作縮小或部分放大,在詳細介紹制扇過程時盡量表現真實、自然的風物,集知識性、欣賞性、收藏性于一體。
-----------------------------------------------------------------------------------------
如果您喜歡蘇州折扇請聯系我們的在線客服或撥打電話4006-987-163
了解更多盛風動態請掃碼關注我們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