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定制熱線4006-987-163
湘妃折扇的興起不像紅木折扇文化那樣有根可循。明清宮廷崇尚黃花梨折扇、小葉紫檀折扇,一直影響至今。而湘妃竹折扇受人喜愛是完全沒有歷史根源的。自宋代開始折扇出現,以竹為骨的最初目的就是因為竹子價格低廉,韌性好,易于加工制作。直至后來扇子和文人相聯,對于扇面文化逐漸趨于講究,普通的竹骨已經配不上日漸精致的扇面,才衍生出以帶有繁復花紋的斑竹作為扇骨的先例。
一、形成困難
其實湘妃竹是一種病竹。其身上那些斑點是因為一種虎斑菌腐蝕幼竹造成的。竹筍期還看不出來,等竹子稍微大一點,這種腐蝕的結果就顯出來了。同時,這種菌類的生存對生態環境要求極高,造成湘妃原料的稀有。
二、中國人對于紅色與祥云圖案的推崇
中國人自古崇尚紅色和紫色。紅代表吉,紫寓意貴,而湘妃紅中透紫的顏色和宛若祥云的圖案恰恰迎合了中國人的審美和文化,使得它逐步深入人心。
三、材質稀少
目前整個市場上,由于湖南九嶷山地區的湘妃竹在明代就已經絕跡,僅有福建武夷山的紅湘妃、云南地區的云南湘妃和緬甸的草湘妃,而這其中,只有武夷山出產的天然紅湘妃竹折扇才最接近最初的湘妃竹。
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期,日本人率先看到了湘妃竹的市場,曾經投入數百萬金額試著構建相似的生態環境系統,培育出這種特殊的菌類,從而實現湘妃竹的量產,最后以失敗告終。可見湘妃竹的的珍貴是無可爭議的。
四、雕刻工藝
再普通的折扇經過雕刻大師的修飾都會使其立馬增值,何況是還是非常稀少名貴的湘妃竹折扇,市場上那些品質優良的折扇,加之有大師的雕工的湘妃竹折扇的價格幾萬十幾萬都是非常常見的。
----------------------------------------------------------------------------------------------------------
如果您喜歡湘妃竹折扇請聯系我們的在線客服或撥打電話:17768011578
了解更多扇子文化請掃碼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