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定制熱線4006-987-163
1993年初夏,北京一家電影制片廠的編導,慕名到金元四大名醫之一的朱丹溪故里義烏,籌劃拍攝《神醫朱丹溪》電視劇。開鏡之前,還特地趕到鄉下,搜集了一打摞麥桿扇當道具。他們細細玩賞,贊嘆不已,遂把這段濃濃的鄉俗鄉情也列入了拍攝計劃。
“麥隨風里熟,梅逐雨中黃。”每年農歷小滿過后,便是大小麥的收獲季節,脫粒后,人們便精心選擇粗壯透節麥桿的穗莖為制作麥稈扇的原料。麥桿經清洗、漂白、晾干后,又染上紅黃綠等各種顏色。編織麥桿扇是鄉村姑娘、小媳婦們的拿手絕活,也是衡量她們是否心靈手巧的一項重要標準。
麥桿扇的制作方法:
方法一、是用各種顏色的麥桿整體編織,編出花卉圖案,然后用半指寬、帶齒狀的扁條鑲邊,最后按上竹骨扇柄,一把狀如蘋果的扇子便大功告成。這種扇子輕巧美觀,最能體現其制作的工藝技巧。
方法二、先用麥桿編成大拇指寬的帶狀扁條,待積累到一定的長度后,就盤成團面,用針線連綴平整,并在中心按上茶壺蓋大小、俗稱“月亮”的圓形布片。這個“月亮”的刺繡需精工細作,用五彩絲線精心刺繡的花鳥蟲魚,栩栩如生,引人入勝。這種狀如滿月的扇子,其最大優點是經久耐用,雅俗共賞。
麥稈扇的用途:
1、以前,農村小伙子戀愛相親時,也大多要變著法子,看看姑娘親手制作的麥桿扇,藉此考察姑娘心靈手巧的程度。如兩情相悅相知,姑娘會悄悄饋贈一把精心制作的麥桿扇作為定情信物,真是“美好姻緣一扇牽”了。
2、姑娘出嫁后,每凡端午節總要“擔端午”回娘家,送些棕子、饅頭、雞蛋、桃子等食物,此外還有麥稈扇子,其娘家的家庭成員及鄰居等均饋贈一扇,以示親情的溫馨纏綿。
3、夏日去農家作客,好客的主人大多端盆清水讓你洗把臉,又從茶缸中舀一碗六月雪涼茶,還遞上一把麥桿扇驅熱消暑。這濃濃的鄉情樸實自然,讓人感到很親切。
4、“銀燭秋光冷畫屏,輕搖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椗?。”夏日的夜晚,勞累了一天的人們,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搖著麥桿扇,談天說地,叨嘮家常。小孩子用麥桿扇撲打螢火蟲,并把它裝在小瓶子或帶節的麥桿管中。
如今因各家中早有電扇、空調等消暑設備,因此麥桿扇陳陳相因,卻不大用,只在停電時,才想到麥桿扇。
欣賞更多中國傳統扇子,請看不同材質扇子的種類及圖片大全。
----------------------------------------------------------------------------------------------------
喜歡蘇扇的朋友請聯系我們的在線客服或撥打電話:17768011578
了解盛風蘇扇最新動態請掃碼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