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定制熱線4006-987-163
一、蘇州雅扇
蘇州地區,自古文人薈萃,工商發達,吳文化豐富的寶藏中,雅致秀氣的蘇州折扇是折扇中的佼佼者,獨具魅力。蘇州制扇工藝的歷史,南宋時已自制,明時城內制扇作坊十余家,技工百余人,品種多樣,制作愈見精良,已具精細雅致特點。
蘇州扇子扇骨的用材,主要是竹子,因竹子色澤蜜黃如玉,本身具有天然之美。蘇式折扇扇名是由扇骨形式等諸因素而定。如“九寸十六方水磨骨”,即指扇大邊長九寸,十六根骨子,頭樣為方頭,“九寸十八方金星漆骨”,指扇大邊長九寸,十八根骨子,金星髹漆。
蘇式產地折扇面分畫面、素面兩類。畫面是指由畫工(有專業畫師,也有業余畫師)繪制而成,有花鳥、草蟲、山水、走獸、人物,有詩有畫,花色多樣,素面一直在蘇扇扇面中占主導地位,遠勝畫面,時至今日,仍以素面為主要產品。素面花色品種眾多,有老礬面、灑金面、泥金(銀)面、絹礬面、仿古面、發箋面、瓷青面、格金(景)面等多達近百種。
二、杭州黑紙扇
黑紙扇是杭扇中的標志性產品,它因選料考究,制作精細,堪稱扇中精品,素有“蘇白杭黑”之美譽。杭州黑紙扇子的扇面采用浙江富陽、瑞安等地產的純桑皮紙。該紙質地綿韌,不易折斷,復涂刷數道諸暨高山柿汁(又稱柿漆),經如此處理的扇面烏亮而不褪色,雨淋不滲,日曬不裂,故有“一把扇子半把傘”之譽。
黑紙扇扇面,并非漆黑一片,裝飾極為講究。其藝術加工有泥金、泥銀、剪貼、繪畫、書法等形式。黑紙扇面上施以彩色畫,是杭扇中之特種花色佳品,扇子產地杭州黑紙扇的扇骨材料,既有毛竹、棕竹、湘妃竹,也有象牙、檀香木、玳瑁、烏木等。但主要的材料是毛竹和棕竹。
三、榮昌折扇
榮昌折扇又稱川扇(榮昌縣原屬四川省)。據明《萬歷野獲編》記載:“聚骨扇吳制之外,唯川扇稱佳。”說明四川生產折扇也有悠久的歷史,在明代已可與蘇杭折扇相提并論了。早先,扇子產地榮昌城北響石板一帶,農民農閑時生產低檔折扇,制作粗糙簡單,僅以黃竹做扇骨,用色紙糊扇面。嘉慶年間,隨著工商業興盛,市場繁榮,折扇才逐步走向專業化生產,并出現各種折扇行會,互相競爭,促進了折扇專業化生產的發展。
四、金陵折扇
南京古稱金陵,簡稱寧,金陵折扇又稱寧扇。折扇也是南京著名的傳統工藝品之一。早在宋代,南京制扇業就已遠近聞名。明清是金陵折扇發展得鼎盛時期,扇式與蘇扇式樣雷同,為提高扇子的品位和價格,不少金陵折扇的兩邊大骨皆采用全雕刻工藝,所鐫刻花鳥玲瓏有致,山水風景精致高雅。小字楷書,排列有致,圓轉自如,行氣倏貫,陰刻陽雕,窮工極巧,渾然天成。當時制骨名匠薈萃,扇骨雕刻十分流行,并形成了以竹刻名家李耀、濮仲謙等人為代表的“金陵派”竹刻。
在漫長的歲月中,金陵折扇由于有大量文人墨客,書畫家在上面題字作畫,加上金陵折扇自身的優長,使其成為備受收藏界重視的藏品。
五、岳州扇
岳州扇是指岳陽、洪湖(新堤)地區所生產的扇子,是我國傳統的扇子產地之一,傳說在明末清初就已開始生產。岳州出產的折扇,以白紙扇為主,扇骨以水磨玉竹、退光漆骨為多,其形式雖近似蘇扇,但藝術風格有其獨特之處,扇面繪畫技法以中國畫為基礎,有工筆畫和寫意畫等,山水風景、花鳥魚蟲、人物仕女,繪于扇面,情趣高雅,實用與觀賞并重,故與蘇扇、杭扇、寧扇并稱為我國“四大名扇”。
六、京城的扇子
北京市明清兩代建都之地,百工技藝,無不發達,折扇工藝在北京曾盛極一時,但未能創出著名的品牌。京城富貴者所用之折扇,從扇骨到扇面乃至扇套、扇墜兒,無不考究。以其扇骨論,則有棕竹、素竹、湘妃竹、梅鹿竹、象牙、烏木、紫檀、紅木、雞翅木、檀香木以及螺鈿鑲嵌、玳瑁、菠蘿漆骨等多種品類;扇面則分素面、瓷青面、泥金(銀)面、雨(雪)金面、冷金面、格金(景)面;另有棕竹黑紙折扇。京城乃書畫家云集之地,其所繪扇面各有千秋,而扇工所見甚廣,與之談及每每如數家珍,且有明辨真偽之慧眼。
-----------------------------------------------------------------------------------------------------
如果您喜歡蘇州折扇請聯系我們的在線客服或撥打電話:17768011578
關注盛風微信公眾號了解最新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