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定制熱線4006-987-163
中國多數人都對竹質制品甚是喜愛,比如,扇子、茶具、臂擱、茶葉筒等等,尤其是扇子,文人們對它愛的死去活來,那么為什么中國人那么偏愛竹質扇子呢?除卻竹子本身的特性,我們從其他方面來談談竹子折扇受歡迎的原因。
一、從文明基礎到發現其美學價值
在古代,人類的生存是第一位的,不是我們選擇了手工業為主的農耕文明形式,而是自然條件要求我們產生這樣的文明。正是因為我們以農耕文明立國,所以先民們才無比重視農業生產資料,尤其是工具和果實。
竹子即是工具的原材料,又是可食用的食材。而且營養價值極高,味道也不錯呦!所以竹子被先民重視,采集、食用、種植。而善良的先民對能夠給與我們便捷和能夠養育我們的任何材料都抱有崇拜與珍惜的情感。我們在用竹制作工具和食用之余自然開始觀察欣賞這種神奇的植物,逐漸發現了它的美感,使它具備了原始的美學價值。
二、受到文人們的推崇與皇帝的推行
文人!這個影響了中國數千年的階層,從孔夫子教書育人開始到西漢武帝時期罷戳百家獨尊儒術,文人開始走上了國家的統治中樞,代表皇帝行使權力,他們崇尚簡樸、崇尚禮法、崇尚氣節、審美高度統一。他們的審美被社會放大,影響到了每一個人,即使是販夫走卒這樣的底層貧苦人民也未能“幸免”盡管他們不大清楚為什么這個就是美。
折扇材質種種為何文人尤愛竹扇?其實喜愛扇子源于喜愛竹子,文人喜竹,因竹有“節”不畏嚴寒風雨,寧折不彎,愛它腹內中空虛懷若谷,在欣賞它的品格之余還有一個意外的收獲,就是盤玩兒竹制品若干年后,文人們發現這個東西居然能夠產生玉質般的質感與瑩潤,吼,買噶的!這可要了文人們的命了。
文人尚玉自古就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的說法,因為文人認為玉有君子的品德,溫、潤、凝、結沒想到竹子也行!自然文人士大夫便對竹制品扇子愛不釋手了,而統治文人的皇帝是更大的文人兼更大的地主,他們自然也是一樣的喜歡竹制品扇子,自此,上行下效便形成了把玩欣賞竹制品扇子的風氣。這就產生了我們獨特的審美觀念,我們的審美觀念從來都來源于抽象的意識形態而不是單純的實物再現。
三、從中國人的審美角度
中國的文人審美與西方審美有很大的區別,主要是形與意的區別,西方審美更注重寫實而我們更注重寫意,這也佐證了我們的獨有哲學思想決定了我們的美學觀。中西方在美學上的至高境界卻是一致的。就是極端“病態”的:西方是殘缺美、東方是病態美舉例:西方的美神維納斯雕像、中國文學作品中的林黛玉。古代文人認為病態的才是最美的,我來列舉一些如:紫砂壺中的曠世精品“供春壺”就是模仿樹瘤子做的,盆景、病梅、金魚等等等等......而折扇也不例外,如;斑竹、羅漢竹一脈。
所以把玩使用折扇是心氣兒,是風骨、是與世無爭參透生死的超脫,更是在相互磨礪中體會到人生的真諦。
----------------------------------------------------------------------------------------
如果您喜歡折扇請聯系我們的在線客服或撥打電話:4006-987-163
關注盛風微信公眾號了解最新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