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扇博物館是由杭州市政府出資建設的三個國家級專題性博物館(中國刀剪劍博物館、中國傘博物館、中國扇博物館)之一。同時也是世界上僅有的兩個扇主題博物館(中國扇博物館、英國倫敦扇子博物館)之一。
博物館著力宣傳和弘揚我國悠久的扇的技藝,發(fā)掘和保護傳統(tǒng)的手工藝,館內提供了幾乎所有和扇子有關的知識和話題,包括中國扇的起源歷史、文化內涵、制作沿革,到各地扇莊扇市、國外扇藝等,無所不有。走進其中,可以深刻感受扇子文化的博大精深!
扇博物館內還有一處特殊的景致,仿古而建的明清扇子街。還原了古代扇莊的模樣,清朝中期往后,中國的制扇業(yè)得到了長足發(fā)展,江南成為了扇業(yè)最發(fā)達的地區(qū),姑蘇扇、金陵扇以及杭扇名揚全國。隨之興起了一大批扇莊、扇子作坊。
以舒蓮記為例,其在清末民初的影響力達到巔峰。折扇的扇面上涂有三種原料,一是膠,二是礬,三是云母。膠和礬的作用是使墨和顏料在扇面上好運用,云母使扇面上有一層微微的光澤。然而,1937年,天津被日本侵略軍占領,云母成為軍用品,那時生產的扇面只有膠礬而無云母。
當年天津有不少扇子的收藏家,如章少廷、孫麗生、陳宗彝等,為了找到質量上乘的扇面,天津的榮寶齋想到了舒蓮記,即向其訂貨。舒蓮記也確實為自己留了一些云母,使扇面仍能保持原來的質量。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時興一尺長的扇骨(一般皆九寸五),天津榮寶齋特意向舒蓮記訂購一尺的扇骨,以滿足藏家的需要。
---------------------------------------------------------------------------------------------
如果您喜歡盛風蘇扇,請點擊聯系在線客服,或撥打4006-987-163
了解盛風最新動態(tài)請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