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定制熱線4006-987-163
什么是緙絲團扇,就是緙絲為扇面制作的宮扇,緙絲扇在宮扇中是極其少見珍貴的一種。2006年5月,“蘇州緙絲織造技藝”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可見緙絲宮扇制作技藝是何其珍貴。
緙絲,被成為“織中之盛”,古來是織造中最上乘的工藝和極高貴的身份象征。緙絲是中國絲綢工藝品中的精華,在古代為帝王御用,皇帝的龍袍和皇后的鳳袍都是用緙絲做的,緙絲也成為了皇權的象征,為皇室所壟斷。與其它的絲綢工藝品相比,緙絲具備了藝術和工藝的雙重價值。
一、緙絲與緙絲宮扇的發展歷程:
緙絲起源于古埃及和西亞地區的緙毛。
西漢時期,緙毛技術通過絲綢之路傳播到我國新疆地區。
隨著蠶絲織技術的發展,唐代開始以絲線代替毛線織造。于是,便將“緙毛”改成為“緙絲”。
宋代是緙絲發展的頂峰時期。
元代已有緙絲宮扇實物出現。
明清緙絲宮扇使用更多且多精美者,但非皇室貴族,名門豪宅者,難以獲此。清代皇室擁有之歷代緙絲精品宮扇,多在臺北。
二、緙絲在各方面的使用
自宋代以來,我國緙絲制品主要以宮廷服飾和緙絲書畫為主。雖然在服飾品方面,1949 年前也有被用以生產衣料、被面、折扇袋、名片袋等制品,但批量并不大。而現在的緙絲主要用于修復文物級的宮廷服飾和工藝掛屏。
緙絲擅長表現細致精微的色彩過渡和轉折,有層次豐富和靈活多變的裝飾效果,由于制作工藝的特殊,緙絲的圖案不同于刺繡那般浮在底料之上,它的成品沒有底料和圖案的分割,整幅作品渾然天成,且成品正反兩面圖案相同,與雙面繡有異曲同工之妙。在絲織品中列為最高品第,并且是最早用作制造藝術欣賞品的絲織物,其價值非常高。
今日的緙絲團扇,不僅參考古代宮廷宮扇,保留傳統圖案題材,同時也添加了自主設計的眾多當代題材圖案,作為小幅緙絲作品的載體,更易于被現代人所接受。復原者精工細做,力求再現緙絲宮扇的古典之美,汲取當代藝術精華,展現傳承這門古老而傳統工藝。
--------------------------------------------------------------------------------------
如果您喜歡緙絲宮扇,請點擊聯系我們的在線客服,或者撥打4006-987-163
了解更多盛風動態請掃碼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