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定制熱線4006-987-163
扇子早已不僅是簡單的招風納涼的實用工具,它更是一種內蘊甚豐的文化器物。幾千年來,人類以自己的理解和認知方式,對扇子做出富有意義、情感的詮釋和表達。所以,在這小小的扇子之上,也凝聚著社會的文化思想、人類的審美創造。所謂“用扇之器,揮扇之技,明扇之性,賞扇之藝,品扇之趣,喻扇之情,攝扇之形,化扇之韻,揮扇之神”,也就是說人類在制作、使用、賞玩扇子的過程中,不斷地提煉扇子的外在形式之美,內在精神之趣。中國扇子的設計美學研究,便是在此基礎上建立和開展起來的。
扇子的引風納涼、障日避塵等種種功用,主要是由扇子本身所提供的,但這些都是作為物質扇子的物質功能,這不能保證它們永遠屹立于物質文明迅速發展的現代社會中。隨著時代的變革,會漸漸出現新的事物將其替換使其湮沒掉。而作為審美之扇的文化藝術魅力,則賦予它不朽的社會生命力,扇子也逐漸從一種功能實用符號演變成為一種藝術審美符號。
回顧人類設計活動的歷史與現狀,每每是將使用、模仿和創造作為設計發展的基本歷程,把生活理想的外化和有意味的形式作為設計之美的核心。中國扇子的設計美學研究,也要涉及到扇子的使用、模仿和創造。外在的形式設計離不開內在的文化表現,扇子的文化底蘊是形成扇子設計美學的重要根基。
中國傳統折扇的設計智慧從“設計扇子”到“扇子設計”,這是一個逐漸演變發展的過程。“設計扇子”是指以扇子器物為中心,設計為扇子服務,被動地適應扇子的功能作用和形制法規。可以說此時扇子是主體,設計是作為服務方式和裝飾手段為其所用。“扇子設計”則是指以設計藝術為中心,扇子為設計服務,設計師主動借用扇子的外在形式或內在涵義,來展現設計自身的藝術魅力。也不妨說此時設計是主體,扇子是作為藝術審美設計的素材為之所用。
《易·系辭上》:“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道”與“器”之間便是抽象道理與具體事物的關系,或相當于精神與物質的關系,“器”是“道”的具體體現和切實表達。故而就扇子設計美學的飾器之道而言,就是指從扇子實體器物之上抽取和獨立出來的扇子元素,如扇之形、扇之神、扇之意、扇之趣等,應用或影響到其他器物的設計中去。
折扇藝術在設計中的應用很多,其中既包括扇子的外在形式元素,如曲線與直線相連的扇面形制,曲直互補、剛柔相濟的形式特征;同時也包括扇子的內在精神元素,如扇與“善”諧音,與“風”相通,由此引申而來類如“仁風”、“良(涼)友”等美好寓意。寓意和興象,這正是中國傳統裝飾藝術的重要特征。中國扇子的設計美學,便是從形式語言和精神內涵兩個方面進行藝術性闡釋和表達,這便蘊含著從扇子實體上所解放出來的扇之靈魂、所生發出來的扇之神韻。而且中國扇子內在的文化意蘊,在新的時期還會被賦予新的內容,扇子在今天還具有綠色環保等意義特征,這種文化精神的積累是扇子設計美學的重要內容。
例如中國唯一的扇組織--“中國扇子藝術學會”,前身是“中國扇子書畫藝術鑒賞會”,1981年由中國著名藝術家、收藏家張伯駒先生發起成立。該組織成立的初衷有二:一是借扇(善)的諧音,弘揚中華民族傳統仁、善美德;二是借扇的造型,寓為橋梁,希望為祖國統一大業做出貢獻,這兩個方面都可謂扇子內在的文化精神內容。
文章作者作者: 楊祥民 顧平
-----------------------------------------------------------------------------------------
如果您喜歡扇子請聯系我們的在線客服或撥打電話:17768011578
關注盛風微信公眾號了解最新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