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定制熱線4006-987-163
除了蒲扇等一些廉價的扇種,扇幾乎一直是作為一種小眾的文化存在于中國古代,因為一把扇的制作涉及的成本太高,普通百姓很難負擔得起。
單以折扇舉例,一把精品折扇從選材到最后成扇,無論是時間還是人力、物力所需都十分龐大,如果碰上講究的制作者或者購買者,期間所需的心力更是成倍增長。所以,現在查詢很多典籍,大部分的扇子都起源于皇室或者貴族,隨后慢慢被民間所效仿,繼而成為風潮。于是又完成了“雅” 向“俗”的轉變,這也是精品折扇與普通折扇價格為何差別很大的原因。
到民國初期,社會的文化發展到達了一個井噴的時期,各行各業的從業人員,文化程度整體都處在一個較高的水準,此時,扇文化的發展也到達一個巔峰的時期,因為國民整體文化素質的提升,使得原本小眾的“雅”變成了大眾的“雅”,到這個時候,其實扇文化俗跟雅的界限已經很難區別,高欣賞水平下催生的產品也是高品質的存在,即是是普通的玉竹扇也日臻講究,大眾和小眾相融合,也就不存在雅與俗了。
到今天,實則把扇文化重新拉回“俗”的層面的就是當年遍布大街小巷的劣質旅游扇。扇作為一個景點景色的載體被購買收藏本身是不存在問題的,但問題在于這樣的扇子普遍不甚講究,乃至于粗制濫造,慢慢地在大眾心里形成了扇子可能就是這樣的一個概念,于是把扇又重新定位到了“俗”的層面,實則在書畫家一類的人群中,扇依然是一種“雅”的代表,只是真正的好扇呈現在大眾眼前的契機少,沒有能夠糾正大眾的觀念。
其實,本來就不存在雅跟俗的對比概念,雅俗是人自身認知的一種蛻變產生的結果,真正好的東西是能夠做到雅俗共賞的,在真正懂的人眼里,也從沒雅俗之分,只有喜愛與否。
拓展閱讀:雅俗共賞的扇文化(一)
----------------------------------------------------------------------------------------------------------
如果您對扇子感興趣請咨詢我們的在線客服或撥打電話:17768011578
了解更多盛風蘇扇動態請掃碼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