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定制熱線4006-987-163
從古至今一直如此,折扇不存在炒作,而是一種藝術的沉淀和文化的載體。折扇一說起源于西漢,又說起源于東晉,流傳于唐宋,盛行于明清。無論什么朝代,折扇文化都貫串中國歷史。關于折扇的講究,一般是5部分。扇骨,扇面,扇墜,扇箍,扇套。本篇單說扇骨。
扇骨的講究又分大骨,小骨,扇釘;折扇的位置分別為排口,大板,小板,心梢,開梢,肩,身份,眼位,頭型。
折扇其實就好像人一樣,骨為骨架,面為肉。再好的扇面,放在一把做工很差的骨上,也體現不出這面有好壞,同理,如果骨正,做工考究,一張超厚的通貨扇面,也不能體現出折扇扇骨藝術,是相輔相成的道理。但是面差可以換,骨歪無藥醫。所以真正談及收藏把玩,扇骨相較于扇面,所占比重更大。
一、排口
排口指的是折扇大骨頂端的寬度。排口的大小決定了折扇的寬度及開幅,也關系著折扇的整體比例。排口講究的是夾力緊,雙邊切面一致。用拇指和食指按壓兩邊,沒有彈性。排口夾力到位不僅可以使扇骨開合順暢,也使得扇骨整體顯得精神,筆挺。
二、大骨:上板下板肩
顧名思義,大骨就是最外側的兩根主骨,也叫大邊、大板。大骨上部為上板,下部叫下板,交界處稱作肩。大邊更講究選材,選料。總的來說,就是玉竹高拋,精拋鏡面,如果選用名貴帶花紋的斑竹,雙邊的花紋要基本對稱。
三、肩
肩是折扇造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起的是承上啟下的作用,它的位置決定折扇大骨上板和下板的比例(如四六、倒四六、五五開等)。市面上常見的肩膀分為廟門肩,美人肩,平肩,無肩,沒有高低之分,全憑個人喜好。
四、身份
身份指折扇下板中大骨與小骨的距離。也就是兩邊肩的距離,此成為“身份”。
關于一把扇子的做工,身份的薄厚占主要成分,并沒有固定的厚度,要根據大邊小邊的薄厚來做。不能太厚,也不能太薄,太厚顯得笨拙,太薄顯得輕佻。薄厚適中,扇子才顯得精神。例如:挑燈方頭,身份和頭厚度基本一致,古方頭的話身份略厚于頭,比較自然。
五、開梢和芯梢
開梢指折扇小骨中部厚轉薄的部分,作用是裝上扇面之后,扇子可以保持原有的厚度,不會撐開。開梢的位置與大骨開肩位置應當一致。折扇的開梢要整齊,不能有高有低,開梢角度要一致,不能有薄有厚。而芯梢即是小骨穿入扇面的部分。
六、小骨
小骨位于大骨內側,數目較多,且窄而薄。小骨是最能看出一把扇子做工的地方,一把扇子,小骨薄厚均勻,角度刮宓角度一致。或者是韭菜葉,弧度一致,無論開合,都能給扇子加分。
一把扇子如果不能做到小骨薄厚均勻,那么只能用料來彌補做工的不足。到底是更注重做工,還是更講究選料,那就是見仁見智的事情了。如果想工料兼得,那就要在好扇和鈔票之間選擇了。
七、扇頭
大骨與小骨重疊聚合之處稱之為頭。經過數千年的發展,至今已有百余種做工復雜,造型多變的頭型。這些風格迥異的頭型體現了制扇人的美學品味,同時也考驗著匠人的制扇技藝,也讓諸多的愛扇之人有了更多選擇。
八、眼位
也稱“釘位”。指扇釘至扇頭頂端的距離,扇釘是折扇的眼睛,眼位的位置影響著折扇的整體觀感,制作中,眼位越低,對折扇夾力的控制越難,對制扇人用火的功夫要求也就越高。
九、扇釘
扇釘位于扇骨尾端,折扇的開合以扇釘為軸。優質的扇釘一般以牛角、象牙、玳瑁等材質制作,而市面上的廣告扇、旅游扇等也不乏以金屬、塑料材質做扇釘的,當然這種就不在把玩雅物之列了。因為牛角的韌性較好,不傷扇骨,且能提升折扇的整體檔次,所以牛角材質比較多見。
--------------------------------------------------------------------------------------------------------------------
如果您喜歡折扇請聯系我們的在線客服或撥打電話:17768011578
了解最新盛風蘇扇動態請掃碼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