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定制熱線4006-987-163
明清時期,團扇繪畫逐漸退居次位,折扇扇面繪畫成為了扇面繪畫的主要形式。事實上,折扇扇面繪畫起源于日本,在宋代時已傳入我國,被稱為“倭扇”,但在當時流傳的范圍比較小。明清時期,折扇成為了主流,團扇繪畫的發展自然受到威脅而逐漸萎縮。
在審美風格方面,折扇有著儒雅的風格與特征。
1、首先,折扇的扇面繪畫形式對于團扇來說,它的外形不像圓形看起來那么柔和,相反,折扇是有棱角的,更顯得有力量感,加上作畫的都是一些文人畫畫家,折扇扇面的畫法技巧嫻熟,因此更可以理解為象征了畫家高尚的品格追求,這種形象帶給人們的就是儒雅的視覺和心理的愉悅體驗。
2、其次,折扇在當時多為男子所用,并且是有一定文化修養的讀書人,這也加強了折扇帶給人們的儒雅感覺,增強了折扇儒雅的風格。
3、再次,明清時期的折扇與中國書畫藝術延續了元代的文人畫審美風格。從用墨的角度看,明清時期折扇扇面繪畫多喜歡用水墨來表現。如果把團扇扇面繪畫和折扇扇面繪畫比作男人和女人,那么團扇扇面繪畫就是女子,因為它的畫面色彩斑斕;而折扇扇面繪畫就是男子了,黑色在畫面上既單調又豐富,能夠給人以穩重感,加上墨色層次的變化顯得更加有內涵。
在宋代,相對于宮廷畫院畫風的嚴謹、工整、細致來說文人畫追求的是瀟灑恣意;另外從折扇扇面繪畫所選取題材,梅蘭竹菊、高山流水、漁隱高士,這些對象都是有品行的君子的象征。有著君子的風格,基于以上幾點分析可知,折扇扇面繪畫就是儒雅文人形象的象征。
------------------------------------------------------------------------------------------
如果您喜歡折扇扇面繪畫請聯系我們的在線客服或撥打電話:17768011578
了解盛風最新動態請掃碼關注我們